当前位置: 首页 > 馆内动态 > 馆内新闻

馆内新闻

郑州大学图书馆馆长崔波教授来我馆讲学

发布时间:2011-12-22作者:李莉浏览次数:

    12月21日下午,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图书馆四楼会议室,郑州大学图书馆馆长兼《周易》与古代文献研究所所长崔波教授以《周易文化与和谐图书馆建设的思考》为题,为我馆馆员作了一场精彩的报告。

    崔波馆长长期致力于传统文化特别是《周易》的研究工作,著作颇丰,曾先后荣获“河南省优秀青年科技专家”、 “河南省优秀青年社科专家”、“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”,等荣誉称号。

    在本场报告中,崔馆长主要讲授了五大问题:《周易》的名称、时代、作者;《易经》和《易传》的内容; 先天与后天卦位;为什么要学习《周易》以及建设和谐图书馆的一些思考。

    报告会一开始,崔馆长首先肯定了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集散地的重要作用,国家要建设和谐社会,图书馆最有理由、也最有条件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。《周易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一员,拥有丰富的和谐思想:“保合太和”、“和而不偏”等,最终境界是让人达到“遁世无闷”的身心和谐。

    和谐图书馆的建设应该包括三个方面:一是人与环境的和谐,二是馆员与读者的和谐,三是馆领导与馆员以及馆员与馆员之间的和谐。

    要构建和谐图书馆,除馆领导和馆员之间要重视沟通和协调、营造包容与宽松的心理氛围、促进合作,重视团队外,还要求馆员:自己自强不息,与时俱进;当身处逆境之时,要潇洒大度,等待时机,决不颓废、消极、避世。

    崔馆长最后用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给儿子的信来结束了这场报告会,“工作是一种态度。天堂与地狱都由自己建造。约翰,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乐趣,人生就是天堂;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义务,人生就是地狱。”

    李国锋馆长主持了会议并做了最后总结。他高度赞扬了崔馆长的讲座,认为是周易文化精髓与图书馆的有机结合,他号召馆内对周易文化感兴趣的同志,可以利用图书馆这个很好的平台来钻研周易,在使自己的“精、气、神”达到和谐的同时,为社会的和谐助一臂之力。